•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视频会议软件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日常交流和学习的便捷工具,但这一便利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诈骗分子“编织”的新型陷阱。近期,山东聊城发生的两起中学生被骗案例再次敲响警钟,提醒人们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7月初,聊城某中学的在校学生小李和小赵分别遭遇了“屏幕共享”诈骗。小李在尝试出售游戏账号时,被引导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最终导致7万多元被骗走;小赵则是在参与网络捐款返佣金的活动中,被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并下载云闪付平台,最终损失了35000元。这两起诈骗案件有一个共同点:骗子利用青少年对网络的熟悉和对金钱的渴望,通过高价收购游戏账号或虚假的返利活动吸引注意,然后引导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屏幕共享功能一旦打开,手机显示的所有内容对骗子来说都一览无遗,包括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为骗子提供了转账的便利。《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管理,避免青少年被骗,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警方和教育部门多次提醒,家长和学生应提高警惕,不轻易开启屏幕共享,避免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下载非正规渠道的APP,一旦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警方将紧急止付,尽力挽回损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也发布了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公众警惕“共享屏幕”类、“AI换脸拟声”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等新型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消费者信息,利用技术合成虚假音频、视频,以紧急救助、投资等借口诱导亲友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手法隐蔽,迷惑性强。为防范网络诈骗,公众应做到“四不”:不盲目轻信,不贪小利,不要“共享屏幕”,不要将个人信息暴露给他人,谨慎转账汇款,选择正规渠道,遭遇诈骗迅速报警。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共同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诈骗的侵害。                                                                   初审:曹立新复审:马涛终审:李永恒

    专栏
    2024-08-30
  • 2011年至2013年期间,高某、温某、赵某多次在张某处赊购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并出具借条。借款期满,高某、温某、赵某迟迟未履行还款义务,为主张权益,2023年6月,张某向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涉及多份买卖合同且各合同当事人不同,经该院审理后,分别判决高某及赵某偿还张某本金7918元及利息、高某偿还张某本金10364元及利息、高某及温某偿还张某本金10809元及利息。在生效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内,高某、温某、赵某均未履行还款义务,2024年6月11日,张某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立案审查阶段,执行法官拨通了张某的电话,通过询问得知,双方因对利息的计算方法存在争议,导致矛盾迟迟不能化解。了解情况后,执行法官认为该案可以进行“执源治理”,以此减少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给双方当事人带来的人力、财力负担。同时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执行法官依法对高某、温某、赵某财产进行了执前保全,冻结了三人名下银行账户、微信账户、支付宝账户。2024年6月13日,执行法官将双方当事人传唤至密山法院开展执源治理工作,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执行实施工作需以生效判决为依据,本案的计算利息方法已在判决中写明,还款利息应依照生效判决确定的一般债务利息及迟延履行利息进行计算。双方听后均表示理解了利息的计算方法,矛盾也因此得以化解,不到一天,高某通过积极筹款,一次性偿还了全部欠款本息39496元,三起执行案件成功被化解在执前阶段。一次简单的释法明理工作,成功化解三起执行案件,将“小”矛盾化解在源头,让执行干警能将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案情更加复杂、矛盾更为突出的“骨头案”“钉子案”上。本案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秉着“如我在执”的工作理念,依法能动履职,既化解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也减少了当事人因程序带来的人力、财力负担。

    专栏
    2024-06-27
  • 6月1日,芜湖市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网民在相关社交平台发布了某黄金回收店缺斤短两的视频,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纠纷解决情况2024年5月25日晚,当事双方自愿达成赔偿协议,签订《投诉调解书》。店家补足举报人损失金额8648元,并按损失金额二倍赔偿17296元给举报人。二、案件办理情况为严厉打击违法行为,5月25日,我局对该黄金回收店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予以立案。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检查,询问当事人,委托开展计量检定和产品质量鉴定等对案件依法开展调查。经查明,该店使用加装芯片改造破坏其准确度的计量器具从事贵金属回收贸易结算;在收购贵金属经营活动中未保证商品量的量值准确。5月29日,我局依法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拟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告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拟合并顶格处以罚款22000元;拟将该店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

    专栏
    2024-06-05
  • “以前我朋友开餐饮需要分别跑市场监管、住建、卫健、消防等部门审批,花费不少时间。这次来办餐饮许可手续,从申请到领证只用了两天,速度好快!”近日,巴中市巴州区开鲜牛肉火锅店的老板杜女士接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送上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高兴地说。今年以来,“餐饮许可一次性办结”的场景屡屡发生在成都、绵阳、巴中等地。记者5月29日从省政务改革推进办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四川在全省全面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提质增效,以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最大程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四川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开办餐饮店所需的食品经营许可核发(餐饮服务经营者),规范户外招牌设施设置,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合格证办理,企业营业执照信息核验5个事项进行集成服务改革。在此基础上,办事群众可通过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一件事服务”专栏或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线下综合窗口进行申请办理。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由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受理,办理结果再统一回流至该平台。据省政务改革推进办相关人士介绍,从试点地区实践看,把单独办理的事项变成“一个流程”,让企业群众实现“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站)办结”,申请表单要素从100个压减到58个,一件事申请材料由35份压缩为17份,办理时限由48个工作日压减为13个工作日,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群众办事服务体验感、获得感。

    专栏
    2024-06-05
  • 共: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