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0条
-
天津城市个人信用“海河分”小程序,以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数字底座,科学构建自然人公共综合信用评价模型,将“不可见的”信用数据转化为“可见”的市民信用分,助力天津以信用手段赋能数字社会向更普惠可及的方向发展。数据赋能,驱动城市服务升级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横向打通公安、人社等多个部门12大类核心数据,形成覆盖新市民的数据库,上线“天津新市民识别卡(测试版)”功能,新市民识别卡是新市民享受城市公共服务、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相关权益的有效凭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新市民身份精准识别的省级地区,助力形成“精准画像、分类施策、全链服务”的城市服务新生态。数据跑路,重塑智慧信用服务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服务再升级,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双轨信用服务体系,通过实名认证即可实现信用报告“指尖查询、一键下载”,推动信用服务从“能办”向“智办”“快办”的跃升。依托自然人公共综合信用评价模型,天津市与渤海银行合作了首个信用产品——渤银E贷“海河贷”,提供最高20万元、最长12个月的个人消费贷款,具有全程线上操作、资金即时到账、随借随还的特点,截至目前,该产品累计授信金额达1.3亿元。数据激活,释放社会治理动能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试行)》要求,将志愿服务相关信用数据作为加分事项纳入天津市自然人公共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海河分”),推动形成“志愿服务越多—信用分值越高—激励场景越广”的良性运转闭环。志愿者凭服务勋章可在信用餐饮、信用出行、信用购物、信用演出等六大类超10个专属激励场景中享受权益,充分激发广大市民投身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志愿服务从道德号召转变为可持续社会参与,为城市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 初审:曹立新复审:马涛终审:李永恒
专栏2025-07-30 -
7月4日,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期曝光的医美领域乱象,公安部表明将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已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并指导涉及地公安机关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发现构成犯罪的,及时立案侦查,依法打击惩处。同时,将指导重点地区公安机关,将打击矛头对准医疗美容领域中危害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活动,全面摸排线索,强力破案攻坚,深挖彻查幕后组织网络和黑灰产业链,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初审:曹立新复审:马涛终审:李永恒
专栏2025-07-30 -
为深入贯彻落实药品安全信用监管体系建设要求,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行药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管理,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系统建设等举措,初步构建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格局,取得阶段性成效。建章立制,夯实信用监管基础省药品监管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印发《青海省药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从药品信用信息归集、分类标准、分类监管、分类应用等方面,对药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的具体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对省内药品企业实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实现对监管对象精准画像、对监管资源精准配置、对违法主体精准惩治、对信用风险精准防控的目标。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审评监测等多维度综合评估药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情况,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参与评定的药品生产企业按照四个类别进行划分,对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措施。加强培训,提高信用监管能力为提升全省药品监管队伍信用监管能力水平,省药品监管局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开展了药品信用监管专题培训,围绕信用信息归集、信用等级评定、联合奖惩机制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操培训,深入讲解信用监管平台操作流程和数据录入规范,确保参训人员“懂政策、会操作、能应用”。系统推进,提升智慧监管效能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审批部门推送数据与药品智慧监管平台中日常监管主体数据比对,摸清监管对象底数,建立完善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监管档案,应用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及时归集日常监管、专项检查、投诉举报、监督抽检等违法违规记分数据,为年底信用分级分类奠定基础,提供有力支撑。以信息公开提升诚信经营意识。及时归集评定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的信用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追溯,充分发挥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监管在其他领域的有效应用,加强部门联动,联合公安、医保等部门实施联合惩戒,监督药品经营企业诚信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升药品质量安全。 初审:曹立新复审:马涛终审:李永恒
专栏2025-06-25 -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聚焦鄂尔多斯市营商环境6.0版“信用赋能、主动服务”改革要求,在食品经营、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创新性推出“无感续证”服务模式升级版。该模式以“信用前置、主动触达、全程代办”为核心,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提醒”向“主动服务”转变,让群众办事从“减材料、减时间”迈向“零感知、零跑腿”,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新动能。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智慧转变过去企业办理续证手续,需准备证明材料到政务服务大厅提交信息、签署承诺书,证件办结后还需前往领取。如今“无感续证”服务推出后,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政务短信平台,向企业法人推送“无感续证”服务提示及电子版《无感续证确认承诺书》。企业只需在线签署承诺书并授权代办,即可启动全流程服务,无需主动申请或提交材料。同时,中心组建“蓝马甲”专业帮办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从在线申报到证照邮寄,所有环节均由工作人员在后台代办,企业仅需线上确认办理意向,便可“坐等证照上门”,真正实现“全程无感、坐享服务”。数据跑路减轻负担企业省心享受红利5月,鄂托克旗经营鸭脖店的张先生亲身体验了“无感续证”服务的便捷。因忙于店铺经营,张先生疏忽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即将到期一事,经后台调取到期数据并发送提醒续证及线上办理流程的短信,短信发出后帮代办人员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并通过“数字政务门牌”无感续证链接上传延续材料,立即办理续证业务,新证件打印完成后,第一时间邮寄至张先生店铺。收到证件后,张先生致电政务服务中心致谢:“现在服务太方便了,足不出户就能办好事情,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目前,“无感续证”服务范围已从单一领域拓展至食品经营许可、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6类高频事项,覆盖全旗300余家重点企业。自2025年5月上线以来,已为4家信用良好的企业成功办理“无感续证”,服务满意度达100%,实现“逾期风险清零、违规办理清零”。办理方式从以往“群众来回跑”转变为现在“帮办代办”,企业办事成本降低90%以上。鄂托克旗“无感续证”升级版以“信用+政务”双轮驱动构建改革新导向,依托大数据平台,系统自动筛选证照即将到期企业,建立“无感续证名单”。通过比对营业执照、经营状态、行政处罚等数据,确保服务对象“合规、优质、零风险”,形成“守信激励、失信受限”良性循环,既是为群众办事“零跑腿”增添的创新举措,又是践行“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的又一创新成果。下一步,鄂托克旗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用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无感式”政务服务改革,为鄂尔多斯市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贡献更多“鄂托克经验”。 初审:曹立新复审:马涛终审:李永恒
专栏2025-06-25